泰國是著名的佛教國家,全國90%以上的人口信奉小乘佛教。泰國有3萬多座寺廟,僧侶30多萬。據報導,泰國男子一生中一般都會短期出家一次,短則3月,長則一年。泰國寺院的大門也一直向百姓敞開。但近日,為了維護傳統佛教的嚴肅性,泰國寺院正在設法阻止一些“不適宜的人”出家當和尚。
同性戀僧侶讓寺廟不太平
這些“不適宜的人”就是泰國的同性戀者。今年的7月14日佛教節———守夏節前,泰國寺廟委員會在曼谷召開年度會議。會上,多名高僧強烈要求各寺廟對出家人進行更嚴格的篩選,以免同性戀者進入佛門聖地。泰國著名高僧巴勇坦率地指出,泰國30萬僧侶裡公開的同性戀者約700名,分佈在全國各地,以首都曼谷居多,有些寺廟的同性戀僧侶甚至比正常僧侶還要多。
他指責說,這些披著袈裟的同性戀者根本無心念經、講道、弘揚佛法,熱衷到各寺廟串門,尋找同類“夥伴”,拉幫結夥,嬉戲打鬧,行為舉止根本不像僧侶,嚴重影響了佛門的清修。高僧巴勇舉了一個親身經歷的例子,有一次他到泰國清邁市參訪(佛教用語,指訪問),當地一家寺廟的住持上來又摟又抱,之後還要挽手並行,讓他無法忍受,當場怒斥了那個住持一頓,甩手就走了。此後他就為10萬多名住在寺廟裡的寺童擔心。
同性戀僧侶多是因為泰國寬容同性戀
泰國社會學家指出,同性戀僧侶是泰國同性戀問題的擴大化,其根本原因在於泰國社會對同性戀者的寬容。 《亞洲時代》雜誌2001年就同性戀問題對東南亞一些國家進行了調查。結果顯示,泰國對同性戀容忍的程度最高,有47%的泰國男人表示不反對同性戀,16%的泰國女性表示曾與同性有性接觸。非官方資料顯示,泰國6300萬人口中同性戀者約有400萬人,變性人有10多萬。
在泰國,很少有人歧視同性戀者,公眾熟悉的同性戀者有泰國歌壇“大哥大”、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、大眾傳播學教授等等。在曼谷的“人妖”歌舞表演,演員是清一色的同性戀者。
2001年4月11日,泰國外交部做了一個非同尋常的決定,向國內的變性人簽發貼有男女雙性特徵的護照,使他們(她們)在出入外國海關時,不會因性別問題引起麻煩。每年一次的芭堤亞“人妖”選美賽,獲得名次的選手既要被稱為小姐,也要被稱為某先生,到會者無不稱奇。
泰國寺院問題多
在泰國,一般只要表明自己是男兒身就可以出家,所以寺廟裡各色人等混雜。泰國寺廟委員會秘書長克魯高僧指出,泰國佛寺管理上的鬆散給泰國佛教埋下許多隱患。今年6月17日,曼谷郊區一寺廟的僧人被人開槍打死,警方調查發現,他竟然是泰國警方通緝多年的黑社會要犯,他有500多萬美元的存款,還操縱著一個非法運輸團伙。
僧侶隊伍中也出現了不少“白天念經,晚上嫖妓”的敗類,警方今年年初逮捕了3名僧侶,他們晚上換上陸軍軍服或平民服裝,夜夜流連色情場所,使泰國佛教界深感恥辱,宗教廳已令3人還俗並接受警方審訊。
克魯高僧表示,只要嚴格管理,“黑和尚”的犯罪問題會被消滅,但“花和尚”的問題還會讓泰國佛教界頭痛。據媒體報導,泰國社會各界對此態度不一。大部分人認為出家人都應經過嚴格審查,有信徒說,“佛祖說僧侶應該是完美的榜樣,所以同性戀者不應該成為僧侶”;但也有人認為這種歧視讓人不能接受,特別是在泰國這樣的國情下。目前,泰國宗教廳和各級僧侶管理委員會正認真探討佛教戒律,希望盡快找出限制同性戀者出家的法源依據。
延伸閱讀:小乘佛教介紹
小乘佛教又稱作上座部佛教或南傳佛教,是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之一。
佛教發展於印度,後來向國外傳播發展,分成兩大系統:向此方流傳的,經過中央亞細傳到中國內地及西藏,再傳到韓國、日本、越南等地,屬於北傳大乘佛教;向南方流傳的,偉到斯里蘭卡,然後再傳到東南亞的緬甸、泰國、柬埔寨、老撾,及中國去南傣族等地區,屬於南傳佛教。
南傳佛教因其三藏及註釋使用巴利語,故又稱巴利佛教。也有人稱為南方佛教,因為這一系統的佛教,是由印度恒河流域向南方流傳,傳到斯里蘭卡,再傳到東北南亞,這些地區都在印度之南。如就所屬部派來廛,凡是信仰上座部佛法及皈依教團的,都可稱為上座部佛教或南傳佛教,如盛行中國雲南傣族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上座部佛教,流行越南南部的上座部佛教。
除著佛教在公元1世紀開始由印度向東方傳入,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同期傳入中國,中國開始有大量由梵文譯作中文的佛經,當中以安世高譯出大量小乘佛經。這些佛經為魏晉南北朝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有著重要的影響。但其後小乘佛教在中國的地位被大乘佛教所蓋過。
另一方面,小乘佛教亦傳至南亞和東南亞地區,公元前3世紀已傳入錫蘭的孔雀王朝,11世紀傳至緬甸阿努羅陀王朝,其勢力使小乘佛教滲入暹羅北部和中部地區。經過錫蘭於12世紀舉行第七次結集,整頓佛教教團,使上座部佛教於錫蘭臻於隆盛,期後透過比丘學習,傳返暹羅,促使當時素可泰王朝傾向小乘佛教。現今在斯里蘭卡﹑泰國﹑緬甸﹑老撾有很多上座部佛教(當地教徒對小乘佛教的稱謂)教徒,當中泰國的上座部佛教徒佔該國佛教徒的90%。
主要經典
小乘佛教的主要經典(以下為以漢語翻譯名稱)包含:《長阿含經》、《中阿含經》、《增一阿含經》,《雜阿含經》,這四部佛經合稱“四阿含”,是原始佛教基本經典,阿含乃「法歸」、“匯聚”之意,意思是說阿含經乃“萬善之淵府,總持之林苑”。 (現代南傳佛教的主要經典就是五部《尼加耶》--《長部》、《中部》、《增支部》、《相應部》和《小部》。)
< 前一個 | 下一個 > |
---|